雖然歐美有亞馬遜、eBay這些老牌電商平臺坐鎮(zhèn),發(fā)展歷史悠久,積累了雄厚的實力,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東南亞這個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已經開始動搖歐洲市場的地位了,尤其在東南亞境內也有很多電商平臺的實力不容小覷。
東南亞熱門電商平臺
(來源:Webretailer—2021年4月)
在東南亞,Shopee、Tokopedia 、Lazada 占主導地位。根據(jù) Webretailer2021 年對東南亞電商平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每月訪問量超過 100 萬的平臺共有 13 個,其中 Shopee、Tokopedia 和 Lazada 分別霸榜前三。Bukalapak 排在第四位,但流量不到Lazada 的四分之一,出現(xiàn)流量斷層。
本土電商中,除 Tokopedia、Bukalapak 外,BliBli、Tiki、Sendo、Qoo10 等本土平臺均有上榜。而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僅排第 10 位,流量約為第二位 Tokopedia 的十分之一。這是因為亞馬遜在東南亞僅布局了新加坡站點,新加坡人口在東南亞六國中占比最少,但人均消費能力高。
相較于歐美電商的動蕩起伏,東南亞的電商環(huán)境則更為穩(wěn)定。
★一是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宏觀環(huán)境友好穩(wěn)定,而中美貿易摩擦仍未結束。繼 2020 年簽署《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后,2021 年 11 月,中國與東盟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在政治戰(zhàn)略關系提升的背景下,到 2022 年 1 月 RCEP 落地,雙方經貿合作預期會進一步提升。
★二是東南亞電商頭部 Shopee、Lazada、Tokopedia、Tiki 等都有中國公司背景,平臺政策上對中國賣家更為友好,未出現(xiàn)如 2021 年 4 月亞馬遜大規(guī)模封號的鐵腕整治政策。同時,Shopee、Lazada 在中國大力招商,也延續(xù)了多種國內電商玩法,成效顯著。
Shopee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21 年雙 11 大促開局 5 分鐘售出商品 1100 萬件,首 2 小時平臺訪問量漲至平日 5.5 倍;而 Lazada 數(shù)據(jù)則顯示,2021 年有 80 萬商家參與本次活動,同比去年翻番。同時,Lazada 越南雙 11 首小時同比去年銷售額翻番,Lazada 新加坡首小時銷售額較平日猛增 10 倍。
而美國的“黑五”銷售遇冷,且由于封號潮,相當一部分中國頭部賣家被迫提前出局。Adobe Analytics 報告顯示,2021 年“黑五”大促期間,全美線上銷售額為 89 億美元,低于去年的 90 億美元,這是“黑五”線上銷售額首次出現(xiàn)下降?!熬W一”的銷售額大概在 108 億。
★三是物流價格、時效較穩(wěn)定。除封號、歐盟稅改等難題外,跨境物流的不穩(wěn)定也是歐美電商市場動蕩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2021 年,美國、歐洲路向的海運價格反復,未見大幅度回落;加之新冠疫情反復,國際航線并未完全復航,空運價格雖有回落但也仍處于高位。不穩(wěn)定的物流時效以及高昂的物流運費,壓垮了大量跨境賣家。
而東南亞地區(qū)與中國一衣帶水,越南、泰國可通過陸上公路聯(lián)通,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可通過海運、空運聯(lián)通,物流時效及價格均相對穩(wěn)定。
同時,Shopee、Lazada 兩大電商平臺也在積極保障中國賣家的物流通路,Shopee Express 不斷加大海外倉的布局,Lazada則在菜鳥的支持下發(fā)布了“跨境立體物流網絡”。有賣家表示,其美國亞馬遜業(yè)務 2021 年的周轉僅能做到 2 次,而東南亞在有效的運作下可以達到 6-8 次的周轉。
東南亞市場有著藍海市場的巨大紅利,近幾年的飛速發(fā)展吸引了不少平臺和賣家的入駐,也有人開始思考東南亞是不是也開始趨于飽和,但無論如何這片市場的潛力和未來還是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