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敏哥,一個在跨境電商行業(yè)摸爬滾打多年的老賣家。2020年1月至今,寫了兩年多有關跨境電商行業(yè)的分享。
前幾天,“歐洲人賣爆中國電熱毯”詞條沖上微博熱搜磅第2名,吸引了2.5億人次的閱讀,討論數(shù)達8012次。
要知道,過去,電暖產品在海外市場一直不算是熱門產品。在歐洲國家,充足的燃氣和木柴資源是其過冬的主要資源,但是在今年為什么就突然賣爆了呢?

據(jù)敏哥了解到,受到俄烏沖突和西方制裁的影響,歐洲正在面臨新一輪的能源危機。天然氣一直是歐洲利用率最高的取暖資源,而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地,有40%都依賴于俄羅斯。
然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歐洲堅定地支持烏克蘭,從而導致俄羅斯一直在降低對歐洲的天然氣輸送。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上半年總流量同比2021年降低了35%,截止到7月初,最主要的輸氣管道北溪1號的輸氣量已減少60%。
歐洲缺少了最主要的取暖來源,那么勢必會導致用天然氣價格大漲,據(jù)一個歐洲的博主爆料到:
德國現(xiàn)在一個月的燃氣賬單比2019年翻了三倍,已經高達上百歐元一個月。
所以除了面臨天然氣資源短缺之外,還要面臨因為通貨膨脹而帶來的暴漲的能源賬單。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止到7月,天然氣通貨膨脹年增長率達52.2%,而荷蘭的TTF基準天然氣期貨收盤價格為339.195歐元/兆瓦時,較年初增長5倍。
眼下氣溫不斷降低,而歐洲民眾為了過冬御寒省成本,不得不開始尋找御寒的“平價替代品”。所以多方因素下,便宜也不怎么耗電的電熱毯成為歐洲人的首選。
在亞馬遜德國站上,電熱毯的價格低至50歐元,貴的在100歐元,即使是普通歐洲家庭,購買也沒有太大壓力,比天然氣劃算很多。
而銷量最好的一款產品的評論數(shù)已高達17339條review,且在近期獲得了大量好評。
除了電熱毯之外,熱水袋,保暖內衣,電暖器等其他御寒產品也在歐洲市場上大受歡迎。
據(jù)中國家用電器協(xié)會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2年以來對歐洲出口增長的電器品類主要有:空調、電熱水器、電暖器、電熱毯、電吹風,其中電熱毯以97%的增速引領其他品類。
中國海關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至7月份,歐盟27國進口電熱毯月度數(shù)量增至129萬條,環(huán)比增長近150%。
取暖工具的銷量大漲,也讓中國工廠滿負荷生產。
東莞的一家電熱毯共產管理員透露, 目前今年電熱毯銷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也是近五年來的最佳紀錄。
福建泉州一家電熱保暖內衣的廠家表示:今年跨境客戶的訂單來得更早一點,往年的9月,倉庫出單不過幾百件,但是現(xiàn)在每天能出口5千-8千套,較去年至少翻了一番,客戶都是外貿,亞馬遜平臺更多。
浙江省慈溪市是我國最大的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出口量占比達到30%。但是不同于以往9月份取暖器生產旺季結束的情況,相關企業(yè)一直在忙著補單,來應對大增的出口量。
在中國的小商品城——義烏,售賣熱水袋的商家,也感受到了今年訂單的不同尋常。
由于歐洲對取暖設備的需求大漲,也讓不少跨境賣家都躍躍欲試,但是電器的出口并不容易。

首先各個國家對于家用電器的使用習慣不同,很多國內常見的款式需要做本土化改良。比如說德國民眾更習慣披著使用電熱毯,而并不是中國的鋪在床上使用。
除此之外,產品要想進入歐洲,還必須要有CE證書,而電器類的CE證書申請也比較困難。
以取暖器為例,準備的材料如下:
總的來說,歐洲此次能源危機進一步擴大了取暖設備的歐洲市場。
但是,要想做這一類目,更重要的是,得符合歐盟以及其他國家的電器標準。目前國內的小家電生成企業(yè)相對比較分散,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很難對符合一些對于環(huán)保要求極高的北歐國家,所以產品質量各方面的數(shù)據(jù)還需要“上一個臺階”!